土人设计团队到访建筑学院:共筑“海绵”梦想,共育生态人才
10月22日,在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领域享有盛誉的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土人设计”)团队应邀莅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院,开展深度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洽谈。此次到访,土人设计团队与学院师生共探“海绵国土”前沿理念,共商生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建筑学院办学二十周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聚焦专业建设,共话生态教育新篇
上午,土人设计团队率先与风景园林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围绕专业教育体系建设、生态规划设计课程实践及行业前沿动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土人设计团队与风景园林学教研室座谈
深剖“海绵国土”,传承生态规划理念
中午,建筑学院办学二十周年系列讲座“海绵国土的进展与反思”在人文B#301举行。主讲嘉宾为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五院院长、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李青女士。
讲座伊始,主持人魏翔燕老师以嘉庚学院“与水朝夕相处”的地理格局为引,指出海绵国土理念对破解城市当前面临的极端天气、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的重要意义。与会人员深切缅怀了率先系统性提出海绵城市与海绵国土生态规划理念的俞孔坚教授,共同致敬思想先驱。

李青院长介绍海绵国土理论和实践(摄影:张凯洋)
李青院长结合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展示了大量土人设计在国内外已建成的成功案例:从浙江台州永宁江公园拆除刚性防洪堤、构建弹性滨水空间;到三亚红树林湿地通过地形改造营造淡盐水交汇生境,再到秦皇岛汤口公园以“最小干预”的红飘带将河漫滩转变为城市公园,生动诠释了“源头消纳、过程减速、末端适应”的海绵国土实践路径。她还提到团队如何重新发掘中国传统农耕智慧,从中提取生态设计模式、形成模块化的当代生态工程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的国土生态修复,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的统一。
互动碰撞思想,交流启迪智慧
互动环节,师生围绕动物栖息地识别技术、海岸线修复的海绵模块技术、雨洪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等问题展开交流,李青院长结合GIS技术应用、传统农业智慧提取、雨洪管理原理等进行细致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提问环节,嘉庚学院师生与土人设计团队热烈探讨(摄影:张凯洋)
此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海绵国土和生态修复实践的前沿视角,也是对俞孔坚教授生态思想的致敬。建筑学院以办学20周年庆为契机,持续举办系列学术活动,搭建校企协同平台,旨在培养具备生态理念与实践能力的人居环境设计人才。

土人设计团队与嘉庚学院师生合影(摄影:张凯洋)
深化产学研融合,共育生态创新人才
讲座后,建筑学院副院长李冠群(主持工作)与土人设计团队围绕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科研合作及实习就业开展座谈交流。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定期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聚焦气候变化、生态修复、碳中和等关键议题,共同推动科研与创新实践落地。

土人设计团队与建筑学院副院长李冠群座谈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