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建筑学院办学二十周年庆系列活动暨三年级课程《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类型建筑设计III》课程讲座在主5#320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房地产存量资产的盘活”为主题,特邀中国金茂广深地区公司设计顾问、资深房地产人士卢庆林先生担任主讲,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战略视野与实践经验的精彩分享。
在讲座开始前,课程教师张浩带领嘉宾参观了课程班的专业教室,详细介绍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施进展。卢庆林先生也结合自身经验,对同学们现阶段的学习成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从“卖房子”到“服务人”的地产转型路径
讲座伊始,卢庆林先生以秦皇岛阿那亚项目为例,剖析情感价值如何重塑房地产逻辑。该项目通过“人生可以更美”的理念唤起共鸣,实现从“提供房子”到“提供生活”的转变,并以建筑与社群运营打造独特的情感品牌,成为从烂尾楼逆袭的“文旅神盘”。他指出,当下房地产竞争已从功能转向情感连接,阿那亚的成功在于对“人”的理解与运营能力。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应立足场地特征与客群需求,探索独特的价值创造路径。

嘉宾分享存量地产盘活案例(图:柳志锟)
地产转型期间的产品创新与用户研究
结合亲身操盘经验,卢庆林深入解析了低迷市场下的突围策略:通过系统研判市场与客户需求,确立差异化定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创新;多线协同推动前置营销,实现项目逆势增长。他强调:“真正的产品力来自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这一观点与课程强调的“以人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务参考。
校企共创:以真实项目为课堂
两门课程以漳浦“临湾一号”项目为研究对象,邀请项目负责人柳志彬总经理及团队提供真实案例,形成教学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课堂实践。该模式以高校为平台、课程为纽带,汇聚师生与企业共同参与社会热点议题研究,既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创新试验场,也为学生打造直面真实问题的学习场景。

学生向企业嘉宾展示设计成果 (图:柳志锟)

教师代表与嘉宾合影(图:柳志锟)
讲座尾声,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教研室主任庄晓敏副教授代表学院向嘉宾致谢并赠送纪念品。活动在热烈交流中落幕,为师生带来了关于房地产转型、社群运营与可持续价值的启发,也为学院深化课程改革与校企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